家长们,请不要误解了“双减”的真正含义!
点击上方 蓝字|关注更多精彩!
“双减”政策
今年暑假,“双减”政策就像一颗重磅炸弹,落在我们每个人身边,家里只要有孩子上学,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在发生微妙的变化。
作业量大幅减少,课外培训热情消退,这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,家长们终于有时间陪孩子走进大自然、发展兴趣爱好,做很多以前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。
但减着减着,发现不对劲,二十分钟的作业量,很多时候孩子完成得并不好,潦草的书写折射的是心浮气躁、懒散无求。虽然孩子在家的作业质量不如在学校写的是不争的事实,但差到离谱也说明一些问题。
通过了解,很多家长都认为,到了高段,相信孩子会自主完成作业,自然也就懒得翻看了。然而,真正自律自觉的孩子又有几个呢,脱离家长的陪伴、监督,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还剩几分?
双减政策是提出:
1、要给家长减负。
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,严禁要求家长检查、批改作业。
别的不说,那些学历不高,或工作繁忙的家长,看到这一条政策,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。
2、要给学生减负。
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无家庭书面作业,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。
又如鼓励布置分层、弹性和个性化作业,坚决克服机械、无效作业,杜绝重复性、惩罚性作业。
无论是作业总量还是作业质量上,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学生的负担。
但是不是意味着家长就此可以放任不管,把教育的重担彻底交给学校?古人云,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双减砍去了大量我们嗤之以鼻的机械重复、高耗低效的“深耕劳作”,那么在精而当的学习任务下,我们是不是应该保质保量,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?
比如习惯的培养
“双减”政策落地,与其把目光聚焦孩子的成绩是否下降,不如退一步重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,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减少障碍。习惯渗透在方方面面,生活中早睡早起、坚持锻炼,收拾整理、物品分类等;学习上独立思考、书写工整;坚持阅读、自主创新等……
在持之以恒的磨合中形成真正有价值又适合孩子的习惯,这一切都需要家长的耐心,坚持监督,及时巩固。
比如面对兴趣特长
随着学科类培训销声匿迹,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完全乐由自己决定,父母可以成为孩子兴趣的合伙人,支持鼓励。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孩子自我发掘的能力,并利用课余的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,把兴趣发展成人生梦想,当好孩子的梦想合伙人。
作为家长,无论何时都要有行动和担当。没有天生就出类拔萃的孩子,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浸透了父母无数辛勤的汗水!
就拿学习来说,与其盯着孩子考了多少分,不如问问自己,作为父母参与了多少,培养了什么,付出到什么程度?
在《唤醒孩子的内驱力》这本书中,作者梅拾璎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宽容、民主的家庭氛围,带领孩子探索自然的奥秘,影响孩子体育运动,带动孩子坚持阅读,在一系列的双向互动中,点燃了孩子的学习热情。
当现实与理想背道而驰时,作者首先做的是反思,然后大量学习,探究儿童心理,找到打开孩子内心的秘钥,孩子在父母充沛的爱和引导、支持、鼓励下,焕发出迷人的成长光彩!
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,是重中之重。自律的孩子,不需要家长和老师过多提醒,玩手机打游戏不用想方设法地堵,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。
一个孩子有多优秀,看他自律的程度就知道了。但有句话说得好:父母管教是基础,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。
孩子之所以是孩子,就在于他没有自觉性,任何一个自律的孩子,那一定是父母严格管教和正确督导的结果。
家长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学校,寄希望于孩子学会自觉,就当起了甩手掌柜。家长不督促,那孩子以后会更加不自觉,更加为所欲为。
当孩子不想学习、懒散放纵时,用恰当的方式“逼”他一把,助他一臂之力,也许孩子就步入了正轨。少有天生爱学习、自律的孩子,都靠父母的狠心和坚持。
因此,“双减”,不减陪伴督促,更不减责任担当!
孩子的成长,离不开父母的教导,家庭的熏陶。减轻学业负担,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,与之相反,它更要考验父母的担当。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、文化的多少,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。陪伴是责任,养育是责任,以身作则是责任。履行父母的责任,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。
有人说,双减利国利民;也有人说,双减,是一个扯犊子的伪命题。孰是孰非我们不去评定,但作为家长,孩子是我们的希望,成长不可逆,错过不重来,我们肩上的这份重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。
双减政策,绝对是一项大考验,我们需时时明白:
一、双减之下减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。
二、双减之下减的是孩子的学业压力与作业负担,而不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。
三、双减之下减的是孩子被压榨的课余时间与无效的刷题过程,而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放任自流与任其发展。
四、双减之下更加考验家长的家庭教育智慧,更加考验家长的学习力,成长性,领悟性,更加考验家长的教子理念,教子方法与教子内功。
五、双减政策告诉每位家长,教育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,光砸钱是不够的,还要求家长投入用心陪伴的时间,以前家长还可以用简单的经济投入来责任外推——甩锅推责,求得心理平衡与自我安慰。
今天,家长不能再用简单的经济投入来代替精力投入,在孩子成长中更需要投入的是时间、精力、情感、智力、陪伴、自我学习、互动沟通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双减之后家长的投入不止是金钱,更是精力和心力,更加考验家长的教育智慧。
记得那个奥地利诗人说过,哪有什么胜利可言,挺住就是一切!育儿路上,任重而道远。
往期推荐
+
+
+
+
来自星星的小园丁
长按二维码,
关注更多精彩!